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9章 不过是场买卖 (第1/5页)
求推荐票,第二章在晚上 …… “如此一本百利的买卖,赵氏能给郑国么!?” 驷歂拍案大声质问,堂内的郑国卫士也同样发出了呵斥,声音在官署中回荡。 然而这能让一般使者屁滚尿流的威吓,对于子贡而言,却像一场拂柳轻风。 在这千钧一发的场合里,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跟着自家昆父兄弟经营货殖的经历。 货殖者,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者也。 天下人各经其业,各从其事,但各地物产却不相同,别说邦国县邑,甚至不同的里闾、人家都存在交换的需要,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日夜无休。 而商贾就是这种活动的媒介,其中以郑卫商人最出名,他们各凭其能,各竭其力,以求财为目的。 端木家就是其中之一,族中长辈让子贡从小随着商队周游各地,还把他推到摊位上进行训练。 最初时,为了让别人停下购买,微笑是少年唯一能依仗的东西,但顾客却不一定会还以微笑,有些人反而会欺他年少,想要贱买货物。 “讨价还价,是经商必须要学的东西!” 在吃了几次亏后,长辈如此教导他,在这种经历中,子贡学会了一个道理:原来贱货能贵卖,贵物能贱买,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商人能在交易中得到多大的利润。 年岁稍长后,他在晋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开始表现出天分。常常隔着千里,根据天时地利推测市场行情的变化,每每臆测价位必中,贱买贵卖从中获利,成了一个成功的商贾。孔门学徒之中,数子贡最为富有。 等他开始承担赵无恤势力的“行人”一职后,子贡颇为惊喜地发现。外交之术和货殖其实很像。谈判桌就像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