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573章 夷为郡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3章 夷为郡县 (第1/7页)

    鲁侯宋十一年的立春时节,天气转暖,冰消雪融。

    因为失败本就是一种罪!

    其实直到战国时期,被后世传颂“以先进的封建制度取代了腐朽的奴隶制”的铁血秦国,其实却是个老牌奴隶制国家。有《商君书》《秦律》为证,奴隶数量不但是七国之最,其占人口比例更是超过了西周、春秋。靠着分战俘奴隶给军功地主来生产粮食,秦才得以维持扩张……

    军功授田会推广到整个右军,万余基层兵卒从此有了跻身的途径。

    这几项举措可谓推陈出新,却没能在鲁国引发太大震动,因为它们局限在赵无恤的领地上,只能算是赵卿的家事。

    以上种种封赏食邑,军功授田的举措,赵无恤都是委托家宰张孟谈和一众家臣办理的,旁人难以置喙。何况,哪怕在最聪慧如子贡、韩虎等人看来,这只是在模仿晋国的“作州兵”和“爰田制”,他们没看到这背后赵无恤希望在鲁国培育一个军功地主阶层的企图,以及对旧贵族的nongnong恶意……

    让鲁国大夫们直接感到不安的,是随后举行的朝会上,赵无恤公然宣布,将会在鲁国试行县制!

    ……

    “县制?是秦国的县、楚国的县、还是晋国的县?”

    “大将军乃晋人,自然是晋国的县……”

    县制不是赵无恤的发明,在春秋时早已有之,早在两百年前,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权县。随后秦武公也越过陇山,锋镝直指冀戎,平定后,以族名建立了冀县。晋国也不甘其后,至迟到了晋文公、晋襄公时已经在边境设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