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5章 塞上曲(上) (第1/5页)
ps:12点还有一章 晋侯午十九年春(公元前493年),管涔山北麓的草原。 鞭声响亮,车马辚辚,打南方来了一支相当庞大的车马队伍。一辆辆牛马拉的辎车,上面的货物捆得满满的,每辆大车上面坐着御者,车旁走着护卫,还有几名未着鞍鞯和马镫的骑手。 虞喜第一次来到句注塞外的北疆,不免有些好奇,东张西望。 管涔山北麓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连天空在这个季节都显得分外的高远清爽,芳草如茵,在长风吹动下如波涛般晃动,白云似的羊群在草坡上面流动,令人心旷神怡。 “在晋国鲁国,可难觅如此广阔的草场,若能在此纵马驰骋,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正想着,虞喜突然瞥见草坡上零星点缀着一处处小小的毡帐,这是他所见的第一个部落,更有几个骑马的狄人朝车队驰来,其中一人还拉开了弓弦! “敌袭!” 话音未落,只见一支乌黑的羽箭落在车队前十余丈外,半截没入土中,箭尾仍在微微颤抖…… 出于骑兵的本能,虞喜下意识地就要去拿背后的弓箭还以颜色, 跟他一起来的骑从也都抽出兵刃准备御敌,却被身后的猗顿喊住了。 “是楼烦人,他们放箭在吾等前方,是在询问吾等是敌是友。” 猗顿下车上前,进入两名楼烦骑士的射程内,一弯腰捡起了那支箭,高高举起,用楼烦戎语大声说着什么。 旁边一位商贾向虞喜解释道:“楼烦人的规矩,把箭举起,就是朋友,把箭折断,便是敌人……” 虞喜点了点头,却未放松警惕,却见那两名楼烦人相互说了一两句话后,一个人纵马回去毛毡帐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