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02节 (第6/7页)
摔倒了呢?那这个跳跃要怎么平均地去看?因为有人的摔倒是跳跃质量差,有人的摔倒是空中姿态不错只是落冰阶段不行,也有人是纯粹的失误而已。 滑速快的进入不一定就会得到高分值,滑速慢的也不一定就会是最低的。 要知道,一个跳跃看的不只是它的空中姿态,也不是简单的高远度,而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 若这个跳跃整体很好,只是滑出后有点滞涩,那么就应该在原本 3的基础上有所抵扣,而不是一股脑地去从“滑出ot该扣多少分”开始算。 这是一套格外复杂的评分细节,细致到让人看着密密麻麻的代码,都不知道要怎么去找那一堆的标注。 但结果是好的。 为人诟病的“明明是差不多的两个跳跃,为什么一个人的分数高一个低”,“双足压步多的为什么只比单足复杂衔接的低那么一点”,这类的问题,在这个赛场上不复存在了。 只要这个跳跃有依据,那么它的分数就是该有多少,便有多少。 wings拿之前的训练赛练过手,效果还算不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次的全锦赛上,它成为了裁判席的主要担当。 甚至担心裁判瞎给分,连一些它无法判定的部分,也根据wings的各小项结果综合,给了裁判一个评分区间,就像是丛澜p分中的in,堂溪他们不是从0.00-10.00的维度去打,而是只能从9.75-10.00去给。 也就是要么9.75,要么10.00,不允许在wings判定节目综合等级趋近10的情况下,p分单项最低该在9.75的基础上,丛澜的单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