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9 (第1/4页)
。” 左弗口气淡淡的,“我已经放花园工坊了,让咱们的文书都过来见我,我有事让他们做。” “好勒,我亲自去!” 一会儿功夫,被聘请来的一干文书理工人才都到了花园的工坊内。 在工坊内,十来个扁平木匣子已安置在了桌上,左弗见人来了,就将其中一个打开,道:“诸位,本官打算办一个面向民间的邸报,这是本官打人打造的手推油印机,可快速印刷……” 左弗说着便拿起铁笔,抽出一张蜡纸铺在刻板上,在上面写下了四个字:常州日报。 也得亏她上辈子在孤儿院时帮老师做过印刷的工作,后来因着好奇,也跟着老师学怎么刻字印刷。 这种方式其实在后世基本已经淘汰了,事实上这种油印卷子在左弗的生活里也没存在多久,若不是恰好经历过,估计她也不会知道,曾经还有这样一种印刷方式的存在。 而这种刻板很考验水平。用力太小,蜡纸没刻透,油印就不清晰;用力过大,蜡纸破了,油印时白纸上就会形成黑色污迹,所以在过去,一个老师会不会刻板也是很体现其教书能力的。 而刻板还只是第一步,后一步的印刷也十分讲究技巧。用力过猛 则蜡纸渗油过多,印出的字迹又黑又粗,油墨久久不干;若用力不够,则印出的试卷因油墨过少而显得字迹不清楚。 在说这油墨也有讲究。多则字迹粗劣模糊,少则不清楚。当推动滚筒和翻拉成品时,还需小心,不然很可能就会损坏蜡纸,导致前功尽弃,又得从刻板这一步重头做起。 所以,可以这么说,这种印刷方式相当考验一个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