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什么叫贵人?这就是贵人! (第3/5页)
陈本洋洋洒洒说了24分钟,非常有耐心地把“潜伏”小说的所有缺点都找了出来。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反驳点都有理有据。 让会场其他旁观者都产生一种似乎就是这个样子的信服感。 最后,陈本总结道:“在我看来,“潜伏”这部小说,除了新鲜感之外,说不出什么好。 这要是获奖,会让外界怀疑这个奖。 所以,我强烈反对它获得茅盾文学奖。” 陈本下的结论有些重,重到会议室一般成员不敢出声反驳。 这时会议室里的众人很有默契的把目光投向了刘黑羽。 迎着众人的目光,刘黑羽没有退缩,端直身子义正严词地反驳道: “我不同意陈本同志的看法。文学作品要具备文以载道的特质,这没错。 但刚才听了陈本同志的发言,我认为他根本没看懂“潜伏”。 “潜伏”这部小说从头到尾就讲了两个东西:人性和历史。 首先我们看其人性。 作品中出现的各个怪才,之所以能够在具体的谍战工作中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其实首先归功于人性的善良。 比如阿炳,他的信仰主要建立在感激层面上。懂得感恩,本身就是一种人性善良的体现。 而另一就是历史性。 小说故事本身就建立在特殊的年代,反映的是特殊年代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体现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人生。 我认为“潜伏”中那些为国家安全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坚定、高贵的人格信念就是文以载道的核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