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启明(大明世祖)_第四十章教化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教化之道 (第1/4页)

    实际上,皇帝此时也没闲着,他也闲不住。

    要不给自己找点事做,不然天天在一起胭脂粉堆里转悠,铁打的也吃不消。

    忙活完蒸汽机后,朱谊汐就看了看了吕大器的奏疏。

    这老小子,离开北京城快一年了,生怕皇帝忘记了他,隔三差五的就写信来汇报。

    这一招倒是挺灵,朱谊汐看着他这些对于军户卫所制度的控诉,写实,倒也是津津有味。

    吕大器去了九边,除了一开始在蓟镇干脆利落外,其余的地方,根本就没想象中的困难。

    军官们吞并土地,平常日子都是快乐,但等到这王朝末年,九边不断的抽调精兵到内地平乱,时不时得还要勤王。

    缺钱也就罢了,关键还有旱灾、瘟疫,最后还加了个边患,若不能吞地,这些军官们早就破家了。

    到了万历之后,九边重镇的精锐,都是将领的私兵,家丁,靠着他们才能勉强撑起万里长城。

    士兵们苦,吃不饱穿不暖;将官们也苦,十几年累死累活,不及文官一年的贪墨。

    所以,边镇上下,早就腐朽不堪。

    这种情况下,不改则死,改了也死,所以朱谊汐决定一股脑推了倒了事,省得麻烦。

    穷巴巴的将官们收到了朝廷的饷钱,二话不说就把军队交出来,对于各种政策举双手赞成。

    军户不稀罕当,都想着当民户。

    后来,吕大器在各军镇,最主要的任务竟然是断理积攒多年的案件。

    而因为人口的离散,各种天灾病祸,大范围的撂荒,使得土地问题迎刃而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