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佛敌 (第1/8页)
朝鲜当然不理解什么叫虹吸效应,但等他们发觉时,已然是木已成舟。 近三成的乡间百姓变卖家产,离开了故土,其中还有部分占据统治核心的两版贵族。 至于为什么两班贵族会走,实在是他们的野心更大: 明人承诺,黑龙江将会举行科举。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乡间地主,两班贵族,将会参加大明的科举,甚至参加会试,鲤鱼跃龙门。 正是因为有他们带头,所以乡间百姓才会如此雀跃。 如此一来,咸境北道就出现了朝鲜离奇现象:剩余的农夫人均占据大量的耕地。 只要能留下来几乎都成了小地主。 于是,两相得益。 而最受益的则是黑龙江行都司。 短短一个夏天,黑龙江城的人口就突破了五万,大规模砍的荒地也就近开荒,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 朝鲜人带来了大夫,工匠,读书人,农夫,商人,以及稀缺的手工业者。 相较于钱财,这些人才对黑龙江来说才是最珍贵的。 大明的最东边还是春意盎然的时候最西边的安西行省,则陷入到了忙碌和炎热之中。 安西省如今虽然新立,但是一切却依靠着甘肃,以及陕西的帮忙,钱粮仰持。 伊犁、莎车是南彊、北疆的统治核心,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则在于新建的乌鲁木齐。 「知道为何叫乌鲁木齐吗?」 牧民们忙碌的驱赶着牛,背负着木头,整个乌鲁木齐忙成了一锅粥。 在统一整个西域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