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玉米粮种 (第1/4页)
似乎是受到了孙家的触动,亦或者太子位置的动人,朱谊汐到底还是做出了一些改变。 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抽出一个下午时间出来,与几个儿子们交流活动。 关心学业,身体,以及打猎,练字,蹴鞠等事,也算是父子亲情的一种维护吧,有多少算多少。 不过,权力动人心,小的时候管用,等大了那就是天家无父子了! 聊胜于无吧! 朱谊汐将目光投向了朝廷,整個内阁却忙做一团。 追封爵位,辽东战事后的赏赐,以及对宗室的处理…… 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费大力气的活。 不过皇帝却着实不想在紫禁城待了,七初就直接搬到了玉泉山庄避暑。 这时候,两大高原活坲也从漠南回来了,完成了赐福大业。 皇帝也大加奖赏,赏赐了大量的佛经。 对于漠南地区的寺庙,察哈尔、绥化二地,也各规划了一座规模超前的大寺庙,预计同时能够容纳五百名僧侣。 仅仅是造价,每座就超过了十万块,户部饶出一半钱来,另一半则是蒙古贵族们募捐而来。 两位大弟子自然得坐镇两地,看着寺庙修建好,然后塑造黄教的统治地位,体系也就完成了。 不过,最大的惊喜,则是漠北的年轻活坲,他仰慕高僧之名,南下追随去高原学习。 由此,甚至有意愿从觉囊派改为黄教。 紧随其后的,则是喀尔喀蒙古的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的使臣。. 他们愿意与大明联系,保持中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