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9章 佛骨舍利 (第2/4页)
说过舍利子?”渡厄大师问。 “听说过……”叶秋说到这里,眼睛一瞪:“大师,这就是舍利子?” 渡厄大师含笑点头:“没错,这就是舍利子。” 叶秋震惊。 舍利,是梵语的音译,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相传是由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起才有的。 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从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多五彩晶莹,坚如玉石的遗物,尊称为舍利。 后来,这些舍利分发给天下著名寺院,作为镇寺之宝。 佛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非常宝贵。 从古至今,舍利子虽然出现过不少,但只有修行卓著,功德无量的高僧才会有。 比如,虚云禅师。 虚云禅师十八岁出家为僧,在涌泉寺潜心修炼九年,从二十七岁开始,游历全国各地佛教名山,前后持续二十余年,参访峨眉山、藏区三大寺等地方,甚至还到国外朝礼佛迹。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虚云禅师得到朝廷的重视,钦赐《龙藏》一部,另外还有紫衣、玉印,并赐封号为“佛慈弘法大师”。 这在当时是一份难得的殊荣,可见虚云禅师德高望重。 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三日,一百二十岁的虚云禅师圆寂,火葬之后,得五色舍利子数百粒,轰动一时。 这并不是个例。 像五台山的梦参老和尚,在一百零三岁圆寂之后,就留下了上百粒舍利子。 还有老法师传净长老,长老圆寂前预知大限将至,拒绝饮食,医生要为他打点滴,长老则自己拔掉了针头,闭目念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