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可以理解 (第1/4页)
说起来杜月半的名字,其实不像是外人说的那样是父母希望子女能够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给起的名字,当年可没有什么月半等于胖的说法。 而是杜月半是刚刚好就出生在了月中,感觉杜月中不好听,而杜父觉得月中可不就是月半,于是杜月半的名字就定下来了。 其实月中就是肿,感觉也差不多。 当然杜月半年纪越长,身材就开始横向发展以后,都说他名字给起对了。 杜月半在桃溪路上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要知道在桃溪路留名,比在川省留名都要难得多,除了桃溪路的活招牌袁州以外,还有桃溪路第二块招牌乌海,除此之外是李立和他的西餐厅,其他的细数下来也没有几个能让人记住的。 杜月半能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可想而知其能耐还是不小的。 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桃溪路人,他店面是在袁州刚刚以蛋炒饭搅动桃溪路这一池春水时,就从一个侯姓人家那里买来的。 杜月半当时就敏锐的察觉到了袁州的店能够大火的潜质了,所以毫不犹豫地将街尾这家位置并不怎么好的铺面买了下来,而不是租下来。 当然后期的发展绝对证实了其眼力卓绝,不过如果只有这一点也绝对算不上能够有名姓才对。 这就不得不说杜月半店里的生意了,他开的是韵陶店,但是他卖的可以说是纪念品,陶瓷纪念品,生意还是相当火爆的。 而这火爆随着袁州的越来越出名那是更加的供不应求了。 为什么说杜月半的生意跟袁州的名气挂钩呢,倒不是因为袁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