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0 (第2/4页)
个编辑答应见他。 登州出版社的钱编辑是个老编辑,为人认真,对每一个来投稿的年轻人都很客气,只要文章写得不是特别糟糕,他一般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当下刚兴起,还未曾特别完善的白话文。 今天电话里听一个新作者,特别自信地说,他写了一本十八万字的长篇白话,希望能出版,钱编辑听了挺高兴,无论如何,一个新作者能踏踏实实写十八万字,那就很值得一看。 不过,钱编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他看了这些年的稿子,对新作者的毛病相当清楚,每个新作者都觉得自己第一本书就能写得特别好,立马就能成为大作家,但事实上,十个新作者的大作里面,也不一定有一个能说一声还行。 当然,这年头读书人少,文人也矜持,不是认认真真写好,反反复复修改,认为确实不错的作品,恐怕也不会拿出来给人看。 钱编辑听作者沈平凡自信满满,就不免也有些期待,一出门,在大门口看到沈鸿,心里也一赞,如果这位的文笔还可以,那他们出版社完全能把人签下来。 这年头,年轻,长得体面的作家,稀罕着呢。 客气了几句,钱编辑就接了稿子,大体翻了翻,他就不禁点头。 一本好还是不好,像这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大体上扫个几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眼下这稿子就瞧着很不错,虽然遣词用句上稍嫌稚嫩,文笔上也有些粗陋,可是稿子本身很厚重,说的只是家长里短,情情爱爱,可里面透露出来的对时代的思考,很有点意思。 钱编辑心里颇为喜悦。 但是沈鸿一开口,钱编辑就懵了。 “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