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84、相见 (第1/7页)
眼下的京城,最不值钱的就是劳力。 老百姓从不怕耗费力气,怕的是有力气也没处使,又或者白费力气也换不来一粒米。 按照正常行情,苏乙这活儿五毛钱都会被人抢着干,何况是一块五? 拉三趟货就给一块五毛钱,这活儿对于任何一个底层老百姓来说,都算是“高福利”,何况是常年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秦淮茹了? 三年前,秦淮茹的丈夫贾东旭意外身亡,那时还怀着身孕的秦淮茹顶替了贾东旭的班,进厂成了学徒工。 按道理和规定来说,刚进厂的学徒工工资加补助是十六块五毛钱,钳工学徒期三年,三年后才能转正,成为“半作”的一级钳工,拿二十五块钱工资,加上补助就是一个月二十七块五。 但秦淮茹上有老下有小,靠一个月十六块五毛钱的工资去养活一大家子人,根本不可能活下去。 秦淮茹的婆婆贾张氏为此去厂里闹了几次,厂里领导们坐在一起一商量,副厂长李新民出了个好主意。 那就是把贾东旭的赔偿抚恤金以工资的形式逐月给顶班的秦淮茹发放,让秦淮茹以学徒工的身份,提前三年享受一级钳工的待遇。 这样一来虽然总的来说厂里吃点亏,要多发给秦淮茹不少钱粮,但却解决了秦淮茹一大家子的生存问题,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不得不说李新民这件事情处理得还是很有水平的,这个方案得到了厂里领导们的一致赞同,也让秦淮茹一家欣然接受。 二十七块五的工资,养活两个大人三个孩子够不够用? 这要看怎么说了。 如果吃的差点儿,别买新衣服,也别置办任何大件儿,尽量少买或干脆不买非必需品,再保佑一家五口人最好别生病,这五口人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