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1111节 (第5/7页)
打听,是被一家名为“夜市街17号”的店铺带起来的,这家店凭一己之力把滞销的农产品带成了畅销品,如今还和其他商家联手把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卷成了畅销品,导致进口量与日俱减。 出口大国:“……” 怎么办?难道他们也要跟着卷吗? 第1581章 带着修真记忆回到现代(31) 一晃五年,“夜市街17号”分店已然遍布神州大地。 不论是繁华程度在全球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一线城市,还是偏安一隅的四五线小县城,都有了“夜市街17号”的分店,无非就是规模大小。 饲料厂、肥料厂也在这些城市开设了分厂,以便及时接收当地分店在上架前及时淘汰的不合格产品,转化成绿色有机的饲料、肥料后在当地市场出售,省的旗下车队太过忙碌。 别看分店如雨后春笋年年冒、月月有,但品质始终保持着总店的水准,服务等其他方面也丝毫不拉胯。 那些模仿夜市街17号经营模式的同行,一部分跟着卷了一段时间以后,尝到了口碑的甜头,想开了; 但也有部分同行,一边被迫跟着卷,一边觉得这么做生意,简直跟做慈善没两样: 定价实惠还不能偷斤少两、以次充好,利润也太薄了,加上到货后要对全部货品进行检查,挑出发霉烂变质的蔬果或死鱼虾蟹少,因工作量太大,还得单独雇人来干,规模大的超市雇一个显然还不够,这么一来,利润更薄了。 得知夜市街17号去别的城市开分店了,他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等着抓小辫子。 海城有徐老板坐镇,底下员工自然不敢动手脚。 等去了别的城市……等着瞧吧,迟早会出问题。 人心是贪婪的,那些店长手里有了权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