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77【九龙楼王】 (第2/4页)
三五年,东洋人还未全面侵华,他就看出坲山会沦陷,所以劝自己搬家。 当时搬家时两个选择,一个香江,一个澳門,项南力劝他选择澳門。果然香江四一年被东洋入侵。 三年零八个月的占领期,香江人口由一百六十万锐减到六十万。死得死,伤得伤,逃得逃,出了一幕幕人间惨剧。 相反,澳門作为唯一的中立区,却免于日军侵袭。他们也得以幸免于难。 而且,项南提前储备大量食物,也使得他们在战争期间,依然能够吃饱饭,吃好饭,没有忍饥挨饿。 从这一点来说,项南称得上洞察先机,算无遗策。 也正因此,周清泉对他所说的,投资香江地产的计划,非常支持。 当下,两人各出了三十万港币,准备到香江买地盖楼。 抗战期间,虽然仁济药厂的生意遭受重创,但在项南和周清泉的悉心经营下,不仅没有亏损,反而还连年盈利。 九年时间,两人都积累了数十万计的家财。 …… 四零年代的香江,其实已经相当繁华。 它的人口一度多达一百六十万。要知道,过百万人口,已经算大城市了。全國十四亿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不过九十三座。 因此,项南和周清泉凑得六十万港币,在闹市区已经买不到地皮了。 好在他知道香江未来会飞速发展,城市外扩的速度非常之快,因此就把目光放在偏离市区的郊区。比如九龙城、深水埗、黄大仙等地。 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最终在深水埗,以一港币每平尺,购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