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_第一七六章悄声潜入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六章悄声潜入夜 (第1/5页)

    第一五六章悄声潜入夜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绝对没有可能独自开辟出一门完美的学科。

    都是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而后才能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

    大汉时代的学问,正是存疑,研究,进步的时代,任何学说在这个时代其实都只是萌芽。

    儒家真正大兴要等到武则天科举大兴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主流。

    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谁掌握了蒙学,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学说的话语权。

    历史上最早的蒙学读物叫做《史籀篇》相传乃是周宣王太史所作,不过,这东西全篇乃是大篆所书。

    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深感官吏不足,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太少,命丞相李斯作《仓颉篇》,命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命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略加修改,形成小篆字书。

    到了大汉太祖高皇帝取得天下之后,隶书大兴,于是,官府取《仓颉》、《爱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仓颉篇》,凡3300字,以隶书写就。

    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启蒙读物。

    中国自古以来最好的启蒙读物乃是大名鼎鼎的“三、百、千。

    有这样的经典可用,云琅入会回去用连他看着都有些吃了的《仓颉篇》?

    《三字经》是不能用的,里面的无数典故都是后世之学,用了之后不好跟人解释。

    而汉武皇帝之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