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邪神风流(全)_分卷阅读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7/8页)

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后据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西汉时,九江始建县,称柴桑.现在的九江城,是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戍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三国时属东吴,隶武昌郡.唐时,改九江郡为江洲.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洲.五代十国时,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浔阳为德化,废江洲.宋时,复置江洲.元代改为路,元末陈有谅自称皇帝,以江洲为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