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7、排队枪毙 (第1/5页)
一百米,燧发枪的最佳射击距离。 经过苦练,这些火枪手们素质很高。 因为杨凡不在乎消耗火药和打坏火枪。 因为杨凡不缺硝。 这个年代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使用火器最大瓶颈就在于硝的稀少。没有硝,就配不出火药来。 欧洲人早期都是在厕所的墙上去刮尿碱,也就是厕所土墙上那些白花花的东西。 把这些东西溶解在水里然后过滤,最后晒干,提纯得到硝。因为土壤里含有硝化细菌,分解尿液产生硝酸钾。 硝化细菌这个东东,养鱼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 硝化细菌分解哺乳动物的尿液,从而生成硝酸钾,硝酸钾就是火药中硝的那部分。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有石头硝矿的国家,汉中地区大量蕴藏着硝石矿石。唐朝开始,就大量开采用来夏季制冰。 而欧洲没有硝石矿。 一战前,他们都是用帆船从阿根廷和秘鲁运输硝石矿石到欧洲。用来制作火药、炸药。 而制海权被英国控制,这也就等于英国卡住了欧洲列强发动战争的能力。 近代生产炸药同样需要硝酸钾。硝酸钾矿石要从南美运来,这样的话,拥有海权的国家将掌握一切。 直到德国人,发明了合成氨技术。在空气中利用氮气合成炸药的原料,这使得欧洲大陆国家得以实现炸药自由。既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制造炸药,长期被压制的矛盾急速激化,随后一战爆发。 欧洲人甚至为了得到硝,把妓女都组织起来,收集她们的尿液。严禁国内的厕所使用木板和石板,以免影响收集硝酸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