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0章 根据地 (第4/4页)
套纲常伦理,思维和行事都受到局限。 廖中坚却为金尚宪提出了一个更加高屋建瓴的口号。 【朝鲜是朝鲜人的朝鲜,而非一家一姓之朝鲜!】 一旦这个口号深入人心,那么也就意味着,国君的至高无上的代表国家的理念将会被彻底瓦解。 尤其是在朝鲜彻底投降后金,委身蛮夷之后,这样的口号显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朝鲜人的认可。 那么西人党的所作所为,可就不是谋反,而是为国反正了。 “青史煌煌,笔墨如刀,宣庙为例,今人之议如何?彼时之光海君,何尝不是万民拥戴?” 廖中坚拿出了朝鲜宣祖的事例,增加了说服力。 朝鲜人给国君上庙号,就跟闹着玩似的。 也不管国君所作所为,十分的任性。 壬辰倭乱当中,宣祖抛弃国家百姓,跑到宽奠堡苟且偷生,甚至向大明上书,希望成为大明之民。 就这么一个货,庙号居然是宣祖…… 同样的道理。 向后金俯首称臣的李倧,庙号居然是仁祖。 可庙号起的再好听,掩盖不了他们的所作所为。 在朝鲜人的心目中,宣祖自然是骂名多于赞誉。 相反后来被政变推翻下台的光海君,壬辰倭乱时,和逃跑的宣祖不同,勇敢地留了下来,并且组织了义军同入侵者作战。 正因为如此,他的继任就成为了众望所归。 要不是光海君后来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几乎可以比肩李成桂、世宗大王等。 廖中坚为金尚宪打开了一扇别样的窗,将他的野心勾引了出来。鹤城风月的明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