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荷兰降 烽火兵燹止 (第5/6页)
且班师一解金厦之围。李率泰的战略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目前热兰遮城的兵力稀少,若不是依靠坚厚的城墙与先进的枪砲,根本无法死守至今,那里还有多馀的兵力支援金厦战线,更何况此时的热兰遮城还被郑军包围得密不透风。 「这个大清国的官员还真是一位善打如意算盘的生意人啊!」揆一忍不住心中咒骂。 但是为了一解热兰遮城之围,一番思考后的揆一还是不得已妥协。 揆一勉强派出了五艘船舰,设法突破郑军水师的包围之后,便往金厦方向开驶而去。 只是情势的发展却让揆一愤恨不已。这五艘本该前往金厦战场支援的船舰,在途中遭遇风浪后,竟然转往巴达维雅。或许是困守热兰遮城半年,这些士兵早已军心涣散、无意再战了。 战局至此急转直下,五艘船舰逃回巴达维雅的消息传回热兰遮城,城内的荷兰守军知道永远也等不到大清国的援军,最后一丝突围的希望破灭,士气彻底崩溃,于是开始有人判降。 在热兰遮城南方的小山丘上(今日安平第一公墓的所在地),荷兰人在此构筑了一个防御工事│乌特勒支堡,以防止此处地形对热兰遮城造成威胁,却没有考虑到这座石堡一但沦陷的后果。 驻守在安平街市的马信听从一位日耳曼判降中士的建议,在乌特勒支堡西南方建造了一个半月形堡垒。堡垒建造在热兰遮城大砲的攻击死角,荷兰的砲火既然打不到这座堡垒,郑军的砲兵于是肆无忌惮地集中火力轰击乌特勒支堡。大砲的怒吼声从早到晚、整整持续了一天,总共发射了二千五百枚砲弹,攻势之猛、准度之高,令荷兰守军大感震惊。到了这天夜晚,乌特勒支堡的北、东、南三面城墙已被轰垮。 因为原先有乌特勒支堡的屏护,所以热兰遮城的南面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