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官场奢豪、开发当地构想 (第1/7页)
第172章官场奢豪、开发当地构想 灯火通明中,鼓楼上济济一堂的文武官员,大家衣冠整齐,各官相互寒暄作揖着。不过楼上虽是乐班在卖力吹拉弹唱,所闻是鼓乐喧天,但楼中总是弥漫一股让人不安的气氛。 特别是到了现在,巡抚杨方略与宁武兵备官刘堂生二人还是脸色难看,没有从中午黄来福对他们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兵备官刘堂生更是一直想着中午黄来福在巡抚衙门大堂对自己的污辱,自己在山西镇,可是仅次于巡抚杨大人的高官之一,将来运势好的话,还有可以升任为巡抚。想不到黄来福却是对自己不屑一顾,这怎么让他忍得下这口气? 在眼下的大明边镇中,以文统武,实行的是总督、巡抚、兵备三级文臣领兵制。一个总督管辖几个巡抚,一个巡抚又管辖好几个兵备,兵备则为其辖区内的最高军政长官。而巡抚,往往又是从兵备官中升任。 在每镇的各道中,兵备官的权力是很大的,道内的钱粮领放、仓储收支、人数审核、战功查验、各将过错参劾、上疏陈情、下达政令、工程造办、屯田养马、地方民事等等,大多是由他们在主理。 其实兵备官有现在这样的权力,也是很戏剧性的过程。大明初中期,军中很多武将不通笔墨,让他们行军打仗可以,但涉及钱粮的领放,战功的查验等事,就需要文人来处理了,所以一些将官身边就配个代笔的文书 ,就称为兵备。 慢慢的兵备职权逐渐扩大,到了一定程度时,武将们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他们带了多少兵,得由兵备来点。该发多少粮饷,由兵备来发。战功查验,由兵备主理。武将过错,由兵备参劾。屯田造办养马等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