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38节 (第3/6页)
就是秦国的属国,与秦国是君臣关系。 当魏国遭遇蝗灾的时候,出于宗主国的责任,秦王还特意将此事告知魏王和魏太子,希望魏国能够多加防范。 可魏国恩将仇报,居然在秦国灭蝗收尾,秦王子楚重病的时候,伙同其他四国攻打秦国。 秦国是魏国的宗主国,魏国攻打秦国的行为是不忠;秦王曾在魏国遭遇蝗灾的时候提供(口头)帮助,魏国攻打秦国是不义。 如此不忠不义的国家,先王自然出兵讨伐之。 然而魏王圉病故时,先王仍旧召回了秦国大军,不在魏国国丧的时候趁人之危,这是秦国对魏国的义。 如今魏国国丧已过,自己作为继任秦王,当重新讨伐魏国。 秦王政召来修书的大儒,让他们执笔,替秦国给魏国写檄文。 秦国攻打魏国是堂堂正正的“义战”,魏国活该挨打灭国! 大儒震惊不已。 他们倒不是震惊秦王政的厚脸皮,而是感动这年头两国打仗之前居然又有国君肯写檄文肯宣战了。 春秋初期,国与国打仗还会找个借口,写个檄文,遵从一下礼仪。 到了春秋末期各国兼并,讲究的就是兵贵神速,能偷袭就偷袭。 什么宣战?什么檄文?武安君白起的兵都到了你城门下了你才发现秦国来袭了。 秦王政不愧是在大儒荀子膝上长大的孩子,这是儒家圣王啊! 荀子:“……” 他对秦王政分外无语。 你就是这样用我儒家? 算了,也行吧。秦国必定灭掉其他五国,秦王政能在灭国之前堂堂正正宣战写檄文,你就说这道德水准礼仪水准是不是能排战国第一吧? 荀子这么一想,觉得政儿还是不错了,自己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