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二章 逼人站队 (第4/5页)
只能是为了驳斥而驳斥,可楚弦,却是越战越勇,无论刘季温怎么说,他都能拿出实例出来,配合精彩的言论,这么一来,言论正当有理,还有实例和过去的事情做支撑,到后来,刘季温都不敢说话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朝会的情况也是在楚弦的讲解当中,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楚弦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壁上观,很不看好,有一少部分是支持,但不敢立刻就支持,也有不少是反对和敌视,不过同样,他们也在看形式,等待机会。而这个过程里,不少原本作壁上观,或者说保持中立,甚至不看好楚弦的官员,此刻也是有不少被‘说动’了。 仔细思考楚弦说的这些话,就会发现的确是这么回事,毕竟都是高官,有很多还是从地方官员一路升上来的,那种一跃枝头变凤凰的官员毕竟是少数。 自然,在地方上待过,便知道楚弦说的一点都没错。 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是现有的土地制度有所弊端所引发的,这个道理很多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 可看出来容易,想要改变就不容易了。 更改土地制度,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吓退大部分人,更何况,就算有人胆子大,也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毕竟土地改革,那是要提出解决方案的,光是说弊端,却说不出应对之道,那和没说一样,而且还会受到攻击。 可如何改,怎么改,这都是大学问,一个弄不好,政令推行出去了,那如果再出问题,谁来担责任? 那必然是提出这个改革方案的人,到时候必然是墙倒众人推,下场绝对好不了,别说官位不保,就是性命都堪忧。 也是因为这些顾虑和担忧,所以这些年,土地制度根本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