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一章 参加朝会 (第2/5页)
,说服别人。 可此番,在和楚弦对官员晋升这件事上的讨论,只是几个回合,就被楚弦辩的无言反驳。 诸葛洪认为,目前的官员晋升有弊端,相对来说,不如三百多年前圣朝推行的一套官员选拔晋升的制度。 “那时举荐贤才,只看个人功绩,便如各地税银增减,便是一项重要的考量指标,这一点难以作假,延行很久,可后来又要上下级考量,所谓下不推,上不举,便难以晋升,这一点虽然也有好处,但在我看来,弊端更大。为官一方,怎可能完全平衡下级各方,总有人会对你不满,若是考量时故意使绊子,便可能断送一位好官的前程,同样一些官员不懂得巴结上官,搞不好关系,那就得不到引荐,同样仕途晋升无望,这便是目前最大的弊端。我前段日子已经准备上书一份改革之法,希望可恢复三百年前官员晋升制度,在我看来,应该恢复当年的制度,并且沿用,妙法可治千秋万世。” 这是诸葛洪的话,也是他的观点,甚至于,有可能是有感而发,毕竟诸葛洪最开始便是从最底层做起来的,肯定是吃过类似的苦头。 楚弦听了,却是微微一笑,摇头道:“万事皆有利有弊,且要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施政之术也是要如此,官员选拔也在此列,哪里有什么妙法能沿用千秋万世,只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施政而已。若是要改善各州民生,你说的那个法子自然是最好的,但如今圣朝各地民生强,百姓富,当然不可再用那刺激税银之法,多方面考虑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做官,就得要平衡手下,敬畏上官,若是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能力必然有限,又何必提拔?” 楚弦的话,可谓反驳的有理有据,直接是让诸葛洪说不出话来。 楚弦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