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六章 不义之财 (第4/5页)
暂时安排到新到来的杜玉国纵队服役;另外差不多三百人,除个别顽固不化,助纣为孽,被检举揭发的伪军首脑强制关押外,其他人暂时作为工人,统一军管,进行劳动。 少年军承诺:一是按时发饷;二是等战事结束后,马上释放愿意回家的人,同时根据工作表现,发给相应的路费等。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这二百多人可都是青壮年,吃饭倍香,睡觉倍甜,干活顶呱呱,很是卖力。为港口的建设,增加了很有力的保证。以此,总司令专门写了一篇总结,号召各部队根据不同情况,参照执行。从此以后,这种做法逐渐形成惯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套路。 晚上九点左右,港口四周外围,数千人马分段开始了大行动,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停止下来。 简直就像是海州城临战之前,建设的翻版,暂时被总司令命名为“江海城”的新占领江口北岸地区正悄然发展着。 一支商队从官道上由西向东行来。领头的是一个很壮硕,很气派的中年人。他的身后,十几头骡子、驴子背负着沉重的货物,朝老西门走来。离着西门还有将近一公里,头领突然楞住了:怎么了这是?官道上架起了路障,两侧垒起了将近一层楼高的,尚未封顶的炮楼式建筑;路障后面,几个伪军警惕注视着来往行人。不对,只有经过严格检查以后,才能进入的各色路人,却没看见有人外出啊。 当然,远处的田野里,有不少人,正在忙碌着收割庄稼。似乎田间地头,也有零星的持枪守卫的伪军官兵。既来之,则安之,头领想着,硬起头皮,到了哨所前面,接受检查。 与西门相似,南北两处同样修起了防御工事,同样严格检查进城着,但是得到善意提醒:近期不准出城,否则以通敌论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