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七章 猝死统计,航天来人 (第3/10页)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生心梗,年纪轻轻冠脉血管就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极大几率发生心肌梗死。 猝死的发生其实很多时候会伴有某些体征,而在发生前,身体也都会有信号。 这些信号常表现为呕吐、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头晕、胸痛、腹痛、抽搐、头痛、心悸、咳嗽、意识障碍等。 但让人揪心的是,出现这些症状后,很多年轻人往往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想不到自己的心脏会出问题,从而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更容易耽误病情,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要知道,猝死发生后,真的很难救过来。 猝死急救,关键就在于黄金4分钟! 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 如果能在患者心脏骤停后立即施救,急救成功率高达90%,这也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4分钟”。 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递减7%至10%,及时的心肺复苏(cpr)、心脏除颤器(aed)急救至关重要。 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猝死患者都很难在黄金4分钟内获得救治。 这也造成了奇低的猝死急救成功率,往往不到1%。 大部分猝死患者发生后,都无力回天,很快就撒手人寰。 所以,预防对于猝死来说,就成了重中之重。 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信号,并引起重视,将猝死扼杀在发作之前,远远比猝死发生以后,争分夺秒地抢救,要来得有效和重要。 智能手表的出现,正填补了这项空白,能让患者在病发之前就引起重视,保持警觉,并及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