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超级酶问世 (第3/7页)
大分子,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虽然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但那样的话成本太高,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方法。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来生产酶。 廉价,高产,稳定而有效。 但这种办法对于产酶微生物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很难同时满足,所以都需要经过基因工程改造。 必须属于非致病菌,安全可靠,无毒,同时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不容易变异或退化,最好还是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方便分离纯化。 所以威廉姆斯从污水中提取的吞噬塑料细菌,哪怕改良以后,也很难符合要求。 要想大量工业化生产,他必须使用常用的基因工程酶。 这样才能足够廉价,成本够低,在已有生产条件下大规模制造。 “大肠杆菌,芽孢杆菌之类,工业上常用于制造各种酶制剂,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考虑。” “放线菌很常用,但主要用来生产多种抗生素,不适合超级酶这种酶制剂。排除!” “酵母菌则主要用在食用,药用和饲料领域的酶制剂生产。排除!” “至于最后一种霉菌,它们也同样广泛用于生产酶制剂。可以作为候选。” “还是从最常见的杆菌类基因工程酶开始改造吧。” 威廉姆斯沉吟不语,考虑再三后,他盯上了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肠胃道细菌,跟人类相爱相杀共生多年,但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它是科学家青睐有加的模型生物,屡立奇功,有“实验室之星”之誉,是六届诺贝尔奖课题的主角,为奠定遗传学的科学地位做出过突出贡献。 但它最大的传奇始于人造胰岛素,并在蓬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