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打仗靠的是勇气! (第1/6页)
武器装备理论上属国家的事,官兵出征国家给之,天经地义。 根本不劳贾六这个大将军王头疼发愁。 奈何,大清的国情比较复杂。 体制上,八旗军出征的武器分为官造、自造、饷造三部分。 官造主要指兵部和工部给发的武器装备。 自造和饷造则都属于自制兵器。 《大清会典》对此有明文规定,为“本身器械,或本人旧有军器。” 一般都是祖上留传下来的军械。 贾六家里就有贾老太爷留下的大弓。 也就是说旗兵出征,朝廷制度除特种武器,如火枪、火炮、药子外,其余马匹、盔甲、弓弩等军器,实际上是要自备的。 如果不够,需要旗兵本人自行花费购买。 这个制度搁在国初那会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本质上八旗就是个抢劫团伙。 旗主就是抢劫集团的头脑。 针对明朝、蒙古、朝鲜的抢劫回报率极高,因此八旗官兵人人踊跃自带干粮出征。 大清入关后,在整个华北圈地,以满足八旗的基本土地需求。 顺治朝定制八旗兵可以世代传承的土地为30亩。 此外国家每年都要给八旗军人军饷,军饷高低根据满洲、蒙古、汉军来分。 一名底层满洲八旗前锋、护军、领催、马甲每人月饷银4两,外加一年46斛米,相当于七品知县一年工资。 而满洲八旗家庭的所有男丁都能享受“皇粮”,刚出生的婴儿也有,相对少一些。 高工资,加上基本土地,还有军功斩获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