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3/6页)
开元十六年,他还正当年纪,春秋鼎盛。李隆基已经记不太清李泌的脸了,却依然能记得清自己当年风华正茂的模样。 “他如今也到了能入仕的年纪了啊。”李隆基感慨着。 “不过他参加恩科干什么,他七岁时候朕便金口玉言点过日后让他入仕,如今年岁到了直接让吏部授官就是,再考科举岂不是多此一举?” 收到杨钊眼神暗示的杨玉瑶笑着接话道:“这位自小就声名在外的神童可心高气傲着呢,一心想和天下读书人比个高低,这次来参加恩科也是藏了真名,想着即便不靠圣人夸赞的名头仅凭自己的本事也能一鸣惊人。” 李隆基笑了笑:“久负盛名,心高气傲也是难免。” 他自己年轻时候就是天才,对少年天才的心思还能颇能感同身受的。 不过几人也只这么轻巧提了一句,随后就又聊起来玩乐之事,杨钊还趁机将自己这段时间掌管太府的账册给李隆基看了,趁机邀了功…… 放榜前半日。 贡院周围已经围了许多早早就来此等待的书生,他们大多都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聊着天,谈论着诗词歌赋和国家政事。 只是没有几个人有心思深入聊天,大部分人都忧心忡忡盯着贡院院门。 此次的题目极难,大部分人在考完之后知道自己题目做的不好便不等到放榜就早早离开了,剩下这部分还抱着希望之人则是举子中出挑的一批人,还对结果抱有希望。 杜甫也与李泌攀谈着,目光却时不时往院门看。 李泌看着杜甫这幅紧张模样,叹息一声:“此次若是没有考中……实非子美之过。” 杜甫听出了李泌话中的安慰之意,却没有出声。 忽然,院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