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节 (第3/8页)
千精锐军队的行踪。” 李长安条理清楚:“南诏已经将所有精锐部队都抽调到了边境与唐军对峙,国内空虚,而且南诏统一六诏还没多少年,还没来及建成防卫坚实的都城,太和城虽名为国都,实则只和大唐的寻常县城差不多大。” 唐初乌蛮还过着用牛羊皮制衣,连纺织都不会的原始生活,后来大唐文化技术传过来才好一些,一直到开元二十五年阁罗凤的父亲才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如今建国才十几年,都城建造也才十几年,大唐境内许多县城都有数百年历史,城墙都比太和城高。 “赵将军带兵往前压,迫使南诏把所有兵力都抽调到剑南边关。我从剑南军中抽调三千精兵,走山路绕到南诏军后方,直捣太和城,把南诏王请到我军之中商量归降之事。” 赵国珍瞠目结舌,震惊看向李长安。 “赵将军认为有何不妥?”李长安贴心询问,这个速战速决的作战思路是李长安一路上深思熟虑想出来的法子,也和手下几个将领商量过,只是她手下最能征善战的将领都被她留在了北方,如今身边只有一个后来她写信向王忠嗣讨要的萧临光能商量一下。 到底适不适合对付南诏,还得和剑南黔中本地的将领商量之后才能确定。 她可是以父为鉴,认真吸取李隆基不懂形式还非要瞎指挥以至于江山都丢了大半的教训! 不能经验主义,南北形式不同,她虽然在北方打了几次仗,但是不能骄傲自满,还得多听老将言啊。 赵国珍犹豫了一下:“公主,这似乎有些不妥啊。” 一上来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