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3节 (第1/6页)
“我来中国,还有一个目的,”普契尼说,“我曾经看过一本阿拉伯的故事会《一千零一日》,其中有一篇叫做《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自此以后,我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个想法,创作一部中国背景的新歌剧。” 注意,《一千零一日》与更加知名的《一千零一夜》不是一本。 李谕只知道意大利的歌剧水平蛮高,也知道普契尼本人,但并没有听过几次,于是问道:“您所提到的那个故事,公主的名字是不是叫做图兰朵?” 普契尼点点头:“是的,就叫做图兰朵。那是个关于元朝皇室的故事,可惜我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想到不如直接来一趟。” 好家伙,还真是《图兰朵》。 这部歌剧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那么中国。 不知道普契尼这次来中国亲自走一趟,会不会有所收获。 两人并排而坐,看完了这场有意大利歌剧和中国京戏的演出,感觉上的确非常有视听冲击。 是那种很典型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论起舞台表演,还真各有千秋。 普契尼说:“这种东方原汁原味的服装与演义,对我的创作很有帮助,只不过不知道能不能有幸去紫禁城中看一看?” 李谕说:“这个我就说不准了,不过实际上你去一些大的亲王府、孔庙,也能窥探到一些中国建筑的样貌。” 普契尼又问道:“长城哪?可不可以去?” 李谕说:“可以是可以,但路程非常难走。” 众所周知,清朝基本没有再修缮长城,因为对清朝而言,长城已经失去最重要的防守与预警意义。 清朝的国策一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