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五章 从崇祯元年开始补 (第1/4页)
什么?清欠的! 叶老爷一愣,没弄明白怎么回事。 大管事见老爷还糊涂着,赶紧提醒老爷,说是半月前县里崔主薄不是专程到庄子来说过清欠的事么。 经此提醒,叶老爷总算是明白过来,当下一张脸就黑了下来,怒道:“崔友九莫不是吃错了药,收了我叶家那么多钱,怎的还派人到我叶家来清欠!” 二管事宋三见老爷气得厉害,忙劝道:“老爷莫怒,且去看看,若是县里的人,说不定是崔主薄打发来走个过场的,到时打发些银子叫他们回去便是。” 闻言,叶老爷倒是息了火气,他抬脚往大门那走,边走边问大管事:“来了多少人,三班六房谁带着的?” 叶老爷口中这“三班六房”说的是县里的皂、壮、快三班,都是衙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一县之事,捕盗缉匪、征民修工、收粮完税等,都是由这三班六房的人来做。通常三班六房都是本地人,只县令、县丞、主薄才是外地调来。也正因此,这三班六房几乎成了当地士绅大户们的自留地。 就这昆山县的大户,哪家没有子侄在三班六房干差?都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可官换了一茬又一茬,三班六房那些人却是从未有过变动,哪怕死了也是由子侄辈顶上。可以说三班六房完全成了世袭地,外人轻易进不得。遇到士绅宗族势力强大的县,那知县带来的人都不定能安插得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