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从师篇(十三) (第4/7页)
中国民间故事改编而来,演奏时,大多都是用着大喇叭,十米以上的喇叭管子放在嘴边,犹如过家家一般,轻而易举就给拿捏了。 不过这首曲子比较单调,没有那么大的起伏,勇于比赛的话,确实过于冒险了。但实非预料之中,谁让他门下的老三不争气呢,马上就快上场,人却没影了。 不过好在他们有着多年演出,积攒下来的底子。 类似《梁祝》这样的曲子,却能吹出不一样的感觉。 甚至带有浓重的悲情色彩,感染全场。 由于曲子时间比较短,四人很快就演奏完毕,改换由贾步忠一人迎难而上,拿起手中的唢呐管子,霎时间,起了一个熟悉的调。 3. 如果说贾师傅首轮演出,和三位徒弟演奏的第一首比较单调的话。 那么,第二首曲子,绝对算是天花板级别的演奏,以至于只是随便起了个长调,就令在场许多人兴奋的观摩着。 随后,那道道如鸟儿啼叫一般的声音从长管里面发出,外加其他弟子在旁配乐,拉二胡吹笙,以及敲罄。闻之,犹如身临一幅完美的山水画一般,枝头更美,鸟语花香…… 只一首曲子,便能呈现出不同的声乐体验,一会儿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在耳边回响,一会儿肩膀上像是站了只喜鹊一般,从小鸣到大鸣,叽叽叽叽的给人挠着痒,闻之,滑稽而不失喜庆。 尤其是演奏到高潮阶段,连续拖长的那那个音,就算是从业十年的老油条,也未必能一口气完美的演奏出来。闻之,又犹如凌晨四点多钟,院外打鸣的老母鸡一般,生动形象。 收场更为惊人,急促的快板,外加二胡,搭配上先前出现的那道声音,恢宏大气,热闹非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