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第860节 (第3/4页)
来看,有6%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4%为散发病例。 这其中又有25%为遗传突变。 剩下的为细胞突变,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是病毒感染的因素有关。 从发病机制上看,位于13q14抑癌基因rb1,双等位基因同时突变,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 “陆副院长,确诊了吗?” “是,罕见的双眶视神经母细胞瘤,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 确诊的这一刻,欧阳彦霖甚至有些站不稳。 “陆副院长,您说,应该怎么治疗?能不能手术?” 此刻的欧阳彦霖,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沉稳。 “先别急,从目前看,现阶段还属于眼内生长期,情况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 双眶视神经母细胞瘤开始在眼内生长时,外眼表现正常。 再加上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在早期的时候,一般不易发现。 这也是为什么,视神经母细胞瘤很难确诊的原因。 “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此时常因视力障碍出现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而被家长发现,现在就处于这个状况。” “陆副院长,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就算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欧阳彦霖,此刻也有些六神无主。 “眼底改变,已经可以见到椭圆形,从影像上来看,边界清楚,多发病灶,有白色结节状隆起,表面不平,新生血管暂时还没有出血点。” 陆晨一边解读着影像,一边思考该如何治疗。 这也是为什么,陆晨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做核素的原因。 “肿瘤应该是起源于外核层,向脉络膜生长,视网膜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