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4章.僵持. (第2/6页)
番话,在场的众位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讷讷无言、被训得抬不起头来,而赵俊臣眼下明明是身在辽东军中、自身无兵无权、实力大不如人,但气势方面却是大占上风。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 从沟通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上,大概可以把人划为三类,一种是“讲道理的人”,一种是“不讲道理的人”,还有一种是“只会讲大道理的人”! 其中,“讲道理的人”很好沟通,“不讲道理的人”很难沟通,而“只会讲大道理的人”则是根本无法沟通。 其中,“讲道理的人”与“只会讲大道理的人”这两者看着相似,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前者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后者务虚,动不动就要喊口号、给人扣上一顶大帽子。 举例而言,当一个国家考虑要发动一场战争的时候,有些人会认真考虑这场战争的胜算、得失、以及变数,然后根据胜算大小、得失多寡、以及变数是否可控等等方面,来决定这场战争究竟要不要打、又应该如何去打,而这些人就是“讲道理的人”,只要你能拿出翔实论证,就完全可以说服他们; 至于那种“只会讲大道理的人”,则是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只会高喊一声“国仇家恨岂能不报”、“尔等怯战皆是国贼”,就已是把这件事情直接定性,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也让事情彻底失去了辩论余地。 在明朝,就有很多“只会讲大道理的人”,那就是清流。 这些年来,赵俊臣与清流们争论之际,就一直是深受其苦,经常是一句“祖训如此”、“圣人有云”,就能把赵俊臣的各种理由给直接堵死。 但赵俊臣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只是一味高喊口号的手段虽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党派攻讦之际却很好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