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一章 盱眙(上) (第1/5页)
大宋和金国之间的榷场贸易,自海上之盟后始。绍兴十二年起,大宋先在盱眙军置榷场官监,与北商博易,后来再有了淮西、京西、陕西等各处的榷场。 随着两国的战和不定,这些榷场几经存废。但大体来说,两国既然无法禁止民间的生意往来,所以总得由朝廷出面,对这种往来加以管控。管控的同时,又能通货课利,固邻国之好,可谓两便。 这两年里,宋金两国之间往来最频密,交易物资的数量最庞大的,自然是金国境内的密州胶西榷场。这里头有个讲究,正因为这个榷场的位置在金国境内,所以特别便于大宋境内的海商贩卖各种违规违禁的大宗物资,比如粮食和武器之类,凭此赚取高额利润。 而物资在这处榷场交割以后,又会很快通过山东定海军的海上船队发往金国各地。 听说金国近年来离合之衅已开,又有沙漠之众动辄南下牧马,尽情屠戮,金国连年与之厮杀,耗费的钱粮不计其数。所以从山东到中都这一路上,他们对大宋的物资异常渴求。那些海商们经常能将物资卖出昂贵价格,并从定海军手里,得到金国北方的良马、毛皮、人参、北珠等物,有时候甚至能换取从中都高门贵胃得来的金银珍玩。 其中某些珍玩,还是靖康时被虏人掠走的,这会儿居然完璧归赵了。 不过,海上的好处归海上,陆地上的榷场照旧经营,也不是没得赚。尤其是盱眙军的榷场,隔着淮河正对着金国的泗州场,两地互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