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8节 (第4/4页)
太是个特别和善的老太太,知事明理,多少人被婆婆打压,羡慕沈云萱能有这样一个婆家啊。 而且吴老太日子过得也很好啊,家里几亩地赁出去了,每年收的粮食足够他们一家吃,衣服也没什么补丁,不干多少活,还能躺摇椅上晒太阳,最近好像长胖了一些,又有沈福三口人孝敬,这不是大福气吗? 全村的老太太都不见得能像吴老太这么舒坦吧? 还有村里所谓嫁得好的那些女子,日日都是忙里忙外,为一家子cao心。再看沈云萱,冲喜太难听,都觉得她命苦,万一吴枫没了,她就是过门寡。可,怎么看她都不苦啊,每日都很开心的样子,又因为教孩子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这不比谁都嫁得好? 大家因为沈云萱,认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开始怀疑很多从前的固有认知,动脑思考起来。有些人家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细微的改变,还不明显,但沈云萱重生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了。 月余之后,沈福和白杏花拉到了好几笔固定订单,有码头的、有酒楼的、有大户人家的,他们觉着沈云萱做的花卷、糖三角、包子之类的很好吃,可许多人自己试着做过,都不是那个味儿,干脆就来跟他们订,多买还能谈得价格低一些,也不亏。 这样一天至少要做五百个花卷,二百个包子,还没算其他的,沈云萱他们一家当然忙不过来,就在村里放出消息打算招人。 张礼山第一个跑回家拉着秦氏过来,“娘,师父一定不会亏待你,你在这里帮工吧,把咱家的地赁出去!” 沈兴也着急忙慌地去找他爹娘,“快,去晚了就抢不到机会了!” 第153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17 来沈云萱这找活儿的人很多,但大部分人并没当回事,扭个花卷这种事算啥活啊,这玩意儿能卖上钱?怕不是沈云萱年纪小,看这两天卖得好就以为能一直卖得好了? 做买卖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成,不然村里这么老多人,咋没人做呢?还能让一个十四岁小姑娘整成了?大家尊敬沈云萱读书识字,但并不相信她会做买卖。 乡亲们多是抱着善意来帮忙,顺便挣俩钱,过几天这摊子散了,沈云萱辞退他们,他们也不会有半句怨言。因此来的都是家中能得闲的妇人,大部分都是老太太。 沈云萱先把张礼山的娘和沈兴的爹娘定了下来,他们三人品性好,头发指甲都干干净净,又愿意把家里的活安排出去,长期过来做工,正符合沈云萱的需求。 那种家里活计多的、抱着婴儿照顾的、嫉妒心重爱说闲话的、不注意卫生的,沈云萱都排除掉,最后又选了小林、小玥、小峰的家里人,这三个孩子也都是她的得意弟子,各有所长,家人也不错。 一共请了六个人,两个男人、两个妇人和两个年轻姑娘。这下被请的和看热闹的都吓一跳,多大买卖啊,居然请六个人?县里好些店铺都是夫妻档,最多自家孩子帮帮忙,都没请这么多人呢! 有人打听给多少工钱,沈云萱委婉道:“没多少,小本买卖,就是求乡亲帮个忙,给点心意。” 这话符合大家的猜想,所以没被选上的也没啥怨言,都乐呵呵地散了。干这活儿天不亮就得起,还挺累呢,没选上也挺好。 等他们走后,沈云萱便带着秦氏几人到里正那里签契书。大家都没想到这么正式,沈云萱笑说:“毕竟是做买卖,有个契书对我们大家都是保障。契书中写明,头一个月,我给你们每人一百文钱。 一个月之后,若是不合适便好聚好散,若是合适,就再签长期契书,每人每月二百文钱。 需要你们鸡鸣时到我家一起做吃食,天亮后就在我家用饭,然后叔婶同我爹娘一起去镇上卖货,两位jiejie在家中帮我奶奶做些活,随我去山里采摘东西,或是抓些鱼,做些零散的活计。你们可愿意?” 六人都震惊了,连里正都急忙道:“二百文?那一个人一年就是二两半的银子!六个人要十四两半,这怎么使得?不行不行,太多了!” 沈云萱拿着契书给他们解释,“我的要求也比较高,不能以任何理由误工,病了或有特殊情况要提前通知我。我做的东西保密,无论是村里的乡亲还是你们的家人,都不能说。 如果你们要辞工,需要提前一个月告诉我,否则那个月工钱扣除。若你们想另起炉灶,不得同我们恶意竞争,抢占我们摆摊的地方和客人。 还有些细节要求,都在契书上,你们考虑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