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78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82 (第1/4页)

    八斤。”称重的官员报出一个数字。

    吴证和几个官员即便心里有数,但心里多多少少还抱着些希望。可这会子听到这个数字,大家的脸又沉了下去。

    这些箩筐都是农人常用的,半年前杜锦宁也用这些箩筐装湿稻谷,吴证还清楚地记得,一担稻谷是六十斤。(注:古代是十六两一斤)

    可现在,同样的一担稻谷,装的还冒尖了,却才四十八斤,不用看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稻谷根本不饱满,所以重量才会这么轻。

    ☆、第八百零三章 谁来背锅?

    青木转过头,惊喜地看向姚书棋。

    姚书棋隐晦地点了点头,又朝他使了个眼色,让他收敛一些,别让其他人看见。

    以前他曾听杜锦宁无意中提过一次,说这些杂交水稻得不停地进行杂交,才能让种子保持丰产的特性。所以这一季的稻谷抽穗后,他来过庄子上两次,就是想看看稻穗是否饱满。

    他知道,如果种子没问题,一直一直达到高产量,皇上和朝庭就会把他家少爷遗忘,最多在史书里提上一嘴少爷的名字。从此以后,除了他们这些最亲近的人,别人再也不会想起杜锦宁。

    可如果减产,证明少爷曾经说的那句话是对的,那么后果会怎样,想想他都激动。

    从未拥有过,便谈不上失去;可如果曾经亩产七石,皇上和朝庭里的大臣想象过稻谷满仓的那种盛景,老百姓更是憧憬吃饱穿暖的美好日子,结果却没有了杜锦宁,稻谷一季不如一季,最后跌落到亩产两石,日子又回到了从前。即便能种双季稻,刨除肥料、人力等成本,一年增产并不多,不知他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