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半真半假 (第1/5页)
丑和尚口中所言的“皇泰主”,便是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 隋炀帝长子杨昭与大业元年册封为皇太子,一年病故。自此之后,杨昭长子陈王杨侑便随侍隋炀帝身边,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杨侑跟从隋炀帝巡幸晋阳,拜太原太守。 不久,镇守京师。 杨侑未有皇太孙之名,却有皇太孙之实,满朝文武、朝堂内外,皆以皇太子之礼仪相待,隋炀帝从未有半分不满,默认了杨侑便是他的继任者。 在此期间,越王杨侗并不出彩。 大业十四年,隋炀帝死于江都兵变。 消息传到长安,李渊见称帝时机已成熟,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遂逼杨侑退位,自行称帝,改国号为唐。 降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 杨侑在位仅一百七十七天…… 武德二年,杨侑病死,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 在李渊称帝的同时,缢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在兵败路途之中自立为帝,建国号“许”,最终葬身与窦建德之手。王世充在洛阳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年号“皇泰”,王世充被皇泰主封为郑国公,与段达、元文都等其他六人共同辅政,时人称为“七贵”。 击败李密之后,其在各地的守将纷纷向王世充投降,王世充全部占领了李密原来的地盘,势力范围从洛阳一城猛然扩展到整个河南。王世充同时还得到了李密部下的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名臣大将,手下因而人才济济,兵强马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