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 (第1/8页)
沈溪外调宣府的消息,在最短时间内传遍京城。 很多人表示惋惜,但也有部分人觉得沈溪便贬黜完全是咎由自取,毕竟沈溪公然在朝堂上批评朱厚照是事实。 没有皇帝愿意被人指责,沈溪所言,影响极为恶劣。 加之刘瑾有意挑拨,在民间形成了舆论风潮,最后的结果,就是沈溪出力不讨好,朝中许多人觉得沈溪活该。 本来一个年方二十的青年在朝中担任部堂,就有大把年长的官员不服,如此一来更多人拥护朱厚照的决定,认为将沈溪调到宣府“人尽其才”乃是理所当然。 在这件事上,最不甘心的人并非是沈溪,而是谢迁。 谢迁回去后便写了请辞奏本,准备送进皇宫,在他看来,既然沈溪不能留在朝中,他继续担任有名无实的内阁首辅也没什么意思,不如返乡颐养天年。 既然斗不过阉党,那就干脆不陪你们玩了,爱怎样便怎样。 这也是大明文官一向的做派,随时都可以撂挑子不干,至于后果如何根本就没人在意。 等谢迁把请辞奏本写好,带着入宫来到文渊阁,恰好碰到等候在这里的焦芳、梁储和杨廷和。 似乎三人都知道谢迁会来递交辞呈,一见他的面便涌上来劝说,就连身为阉党中坚人物的焦芳也在劝说谢迁要三思而后行。 “……于乔,你要想,这次的确是之厚做得不对,陛下也没说毁掉他前途,去宣府治军发挥他所长岂非好事一桩?” 焦芳觉得愧对谢迁,说话时不断找平衡,顺便为自己开脱。 谢迁黑着脸,不说话,似乎没有回头的打算。 梁储也劝解道:“谢尚书,不知之厚现在何处?他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