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论海禁? (第1/5页)
大魏对外开放的口岸,有十三处之多。 有港口的地方,就有水师护持。 也有市舶司负责收取关税。 原本大魏开国初期,关税直入国库。 是九边军饷的重要来源之一。 可近些年,关税却是越来越少。 已从初期的数百万两,降至现在的几万两。 甚至去年只有两万两。 眼看就要跌破万字大关。 说起来,确实有些鸡肋了。 所以有人提出禁海,景顺帝的第一反应。 并不是反对。 而是,在认真考虑可行性。 大魏的船出关不收税。 只有带着货物回来的商船,才被苛以重税。 而且,皇商除外。 皇帝借着搜罗海外奇珍异宝的名义,派支领内帑银子的皇商去海外经营。 借以填充内帑。 为皇帝办事,自然是不用缴税的。 薛家二房以前做的,就是这样的差事。 太祖的时候尚好,当时人人都遵守规则。 但慢慢的,就开始有很多勋贵有样学样。 皇室可以派人出去寻找奇珍异宝。 勋贵自然也该为此出力才是啊! 于是真正守法经商的,缴纳了重税。 而同样出海的权贵,却都找了借口避税。 慢慢的,普通海商渐渐消失。 要么,是心灰意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