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94 (第3/4页)
“启禀皇上,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盛鸿对老臣们一向客气,笑着说道:“不妨说来一听。” 陈尚书自问并无私心,说起话来光明正大:“鲁王世子年已十七,去岁便已自松竹书院结业。老臣以为,鲁王世子虽然年少,也可入朝听政,学一学为官之道了。” 陈尚书口中的鲁王世子,正是霁哥儿。 霁哥儿是盛鸿嫡亲的侄儿里最年长的一个,平日温和恭谨,才学过人,声名颇佳。 盛鸿神色不变,目光掠过众臣的脸孔:“陈尚书的提议,诸位爱卿怎么看?” 工部尚书第一个张口赞成:“老臣以为,陈尚书这一提议颇佳。” 紧接着,又有几位臣子张口附议。 其中,便有户部的赵侍郎。这位赵侍郎,是鲁王妃赵长卿的堂兄,亦是鲁王世子盛霁的堂舅。 几位阁老暂时没出言,倒是汾阳郡王,忍不住张口讥讽:“陈尚书倒是颇为关心鲁王世子。宁王世子闽王世子也都不小了,不如请陈尚书斟酌一二,一并安排如何?” 陈尚书既然张口提出此事,就不怕人攻讦,立刻拱手,一脸凛然正气:“我等身为臣子,理应为皇上分忧。谏言是否被采纳,皆有皇上定夺。汾阳郡王何出此言?莫非是疑心我的忠心不成?” 汾阳郡王皮笑rou不笑地应了回去:“陈尚书一片赤胆忠心,真是令人动容。”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这时候让鲁王世子入朝听政,打着什么主意,一看便知。真以为大家都看不出来吗? 安王年少气盛,可没汾阳郡王兜兜转转的耐性,直截了当地说道:“霁哥儿入不入朝听政,和陈尚书没什么关系吧!陈尚书巴巴地提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