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 (第3/4页)
王赔笑道:“正是母亲说的这个道理,若是苏氏还没生育,叫咱们知道了,咱们这样的人家定然是不能留下这样的孩子了,把孩子打下来,人卖了也就是了,可如今是那混账小子背着咱们养在外头的,生了孩子才来回我,那也是世子的血脉,也就只得留下来了,且王妃心慈,想着孩子还小,还是亲娘养着才周全,才把苏氏留下来的,且也跟我说过,今后世子娶了妻,就由世子妃亲自处置苏氏就是了,也算是给她交代。” 郑太妃点头道:“很是,她能这样想很好。” 若是庄太妃在这里,听到这样的话,立刻就能明白这是徐王妃给未来的世子妃挖坑呢,世子爷的外室抬进来,世子妃进门先面对庶长子不说,对这个女人,处置呢,难免世子爷不喜欢,若是两人都性子刚强,说不得还要闹一回,搞的才新婚呢,夫妻情分就淡起来。若是世子妃忍了,不处置苏氏,天天在跟前看着,又抢在她前头有了庶长子,心里头是个什么滋味? 这种事,长辈不处置,叫你自己处置,看着是给你体面,其实是件两难的事。 郑太妃就是一生经历的事少了,太过平顺,想不到这些地方来,而面对她遇到的这辈子最大的不满,她却采取了逃避的态度,去了云南十年不回。 阅历并不是随着年龄自然增加的,还是与经历有关,年纪大的人,经历的事更容易比年轻人多,自然阅历更丰富,可郑太妃刚好是个例外。 安平郡王又道:“如今既然谢家姑娘知道了,倒也不能像原本计划的那样了,还叫谢家处置,才是尊重,就是留子去母,也是应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