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惊寒(第三卷)_原以溽暑烦消去,怎知秋来又乱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原以溽暑烦消去,怎知秋来又乱京 (第4/9页)

    其实这也不是最坏的,即便此事不成,冯史无罪开释,于他们也不过无益无害,大不了再另寻他法,但此次三司会审除了去审查冯史,居然还要去审查其弹劾之言是否为恶意诬陷,圣上此意明显是冲着其全体文官而来的,是对他们诬陷冯史的一次严厉报复,而这便是在他们意料之外的第二件事。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已完全超出了文官集团的设想,思其危矣,立即便有人出言劝谏道:陛下,北齐自太祖开国便定下官员有弹劾之责,意在官员之间互相监督,以察官员不法不正之举。其弹劾内容或有人举冤情而来,或有当地百姓所言而来,或有民间流言而来,数量颇多真假难辨,官员弹劾冯太守也是尽其职责而已。若陛下下令让官员对弹劾内容真假负责并以严惩严办佐之,官员深恐其果,必定会消极畏缩不敢再作谏言,长此以往,损害的还是陛下您的圣听,遭殃的还是陛下您的子民。还请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收回成命!

    若是此言由一大公无私之人、哪怕是一无关旁人所说,自是无可厚非,可这话由一弹劾官员说出口来,其私心不言而喻,于是便有不同看法之朝臣出言反驳道:弹劾内容官员不辨别真假就随意呈于圣听,若冤枉了人该怎么办?

    若弹劾内容真有其事,被弹劾官员自是按律法办;若弹劾内容为虚,陛下、朝廷自会还他一个公道。

    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朝虽有律法明确规定官员审判流程,以免官员蒙冤,但法由人执,若所审案的执法官员其心不正包藏祸心,谁又能保证其在审案期间不会滥用私刑。恐怕清白还未审出,被弹劾官员就早已非死即残,纵是还了其一个公道,又有什么用。立即有另一人立即反驳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